观后感

观后感 ||《中国机长》

| 点击:

【www.mimi1314.com--观后感】

观后感 ||《中国机长》


       今天下午去电影院观看了国庆档的新影片之一《中国机长》。

  我觉得已经很少有什么电影或电视剧能把我感动了,因为太多的电影或电视剧(电视剧我已经有近10年没有看过了)创作的手法都比较类似,看了前面就能够猜到后面。

  但是,剧情没有悬念似乎也不是无法感动人的原因,因为这部《中国机长》的剧情和结果,我其实非常清楚,原因它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但是今天还是被这部电影给感动了,所以,伟大的故事总还是可以感动人,与拍摄手法没有直接的关系。

  电影的演员阵容也非常强大,有张涵予、袁泉、张天爱、杨颖、李沁等。

  《中国机长》是根据四川航空英雄机长刘传健的真实故事而改编的,如果你经常关注新闻的话,对这个事件应该并不陌生。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次航班,飞机型号为空中客车A319,飞机在执行从重庆至拉萨飞行任务中,在9800米高空发生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破损脱落事故,航班机组在机长刘传健的带领下,成功处置航班险情,在成都双流机场安全备降,确保了机上128名人员的安全,其中乘客119人,机组人员9人。

  航班于2018年5月14日早晨6:25从重庆起飞机,7:07分的时候右前挡风玻璃脱落,此时飞机飞行高度近9800米,机长发出故障信息并申请备降成都,7:11先降至7315米的高度,因为飞机地处高原地区,有很多海拔很高的山峰,这是飞行的安全高度。又飞行了一会儿,出了高原地区之后,再降到3048米不需要额外供氧高度,飞机于7:46成功地备降在了成都双流机场,机上只有副驾驶和一名乘务员受伤,乘客全部安全。

  9800米的高空,气温零下几十度,此时机组人员只穿了短袖。在氧气含量极低的情况下,人们只需要十几秒就可以失去意识。没有了挡风玻璃,在六七百公里的时速下,风几乎可以把人吹散了。但是刘传健凭着坚强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的技术,成功地将飞机安全地开回了成都并着陆,这被世界航空业看作是一次“史诗级”的降落。

  《中国机长》这部电影基本上是按照真实事件来拍摄的,只是将其进行了戏剧化,也将人物的名字稍作了更改,比如机长的名字由刘传健改为了刘长健。至于添加进去的一些细节,比如冰雹等突发事件,我觉得剧组也不过是为了强调机组人员克服的困难很大,但是,我觉得这也许都无法跟刘传健机长实际遇到的困难相比。有的时候,现实要比戏剧更精彩。

  我今天想写这一篇读后感,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我看电影的时候,被机长的沉着的心理素质、专业的职业技能感动了。他用自己的能力拯救了128人的生命,这是无价的贡献,事后机长获得500万元的奖励,我觉得也理所应当。对于机长自己来说,通过自己的能力帮助到他人,甚至是拯救他人的生命,无疑也是他最有成就感,生命最为闪耀的时刻,是自我人生价值呈现的最好方式;

  另一方面,是由于我惊叹于事件发生前和发生之后,民航一系列严谨地、程序化的安全流程和措施。比如电影上表现出来的一些细节,在登机之前,乘务组需要重新再复习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语言表达方式,统一再校对手表的时间等。上了飞机之后,驾驶组和乘务组都需要再对飞机进行了次全面的检查,有很多程序性的口令,双向核对,副驾驶还需要下飞机环绕飞机一圈进行查验。这一系列看似非常程式化的工作都完成之后。机长才会给机场信息,允许乘客登机。尽管这次事情发生之后,也有文章质疑机组人员在起飞前对于飞机的挡风玻璃检查地不够细致,所以才导致前挡风玻璃脱落。我是外行,不敢妄加评论,但是我觉得这个玻璃的问题靠机组人员目测应该是很难发生隐患的。

  关于如何用程序化的操作,降低飞机的风险,在看电影的时候,我就想起来我在几个月前在“得到”上听过的一本书,书名叫《机长的一万天》,当时听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印象就非常深刻,今天结合这部电影,我更加对民航业对风险的管控方法肃然起敬。

  《机长的一万天》这本书的作者叫田口美贵夫,自1971年开始在日本航空公司担任机长,直到2003年退休,2005年去世。

  在三十余年的飞行生涯中,他没有出过任何航空事故,曾经担任过日本天皇和首相等知名人士乘坐航班的机长。

  第一、建立及时的错误反馈系统。

  我们从刚刚加入到职场的时候,就被自己的主管教育说“犯错误,允许,但是同样的错误不要犯两次”,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工作之后要及时复盘工作中的错误,避免再次出现。毫无疑问,航空业是把这一个管理方法用到了极致。

  据说,早年美国航空学校学员的死亡率一般能够达到25%,但是现在全世界每年因为空难死亡的人数最多只有三四百人,从概率的角度来看,如果你每天都坐飞机,大约要3223年才会遇上一次空难,飞机已经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这巨大的进步都是因为飞机有黑匣子,每一次事故,基本上都可以得到足够的信息从而可以分析出来事故的原因,然后再根据原因加以改善。这就是及时的错误反馈系统带来的功用。

  民航业就是这样通过一次次用生命换来的经验,不断在细节上设计和迭加了很多道管理程序,避免错误的发生,从而在短短的几十年时把航空业的安全系数提高到了今天这个水平。

  比如说话,国际民航组织规定飞机员在飞行过程中必须说英语,这样有助于机组人员之间传递正确的信息。原因是有的国家,比如韩国和日本,人们说话都比较客气和委婉,这样沟通的信息就有可能不准确。特别是韩国,下级对上级说话时,有的简直就是请求或暗示,韩国在1997就曾经因为一次机长没有准确理解副驾驶的意见,从而造成了飞机撞山事件。

  再比如吃饭,机长和其它机组人员吃饭的时候必须是吃不同的人准备的不同的饭,且驾驶人员吃饭时间必须有间隔,这也是为了避免如果出现食物变质或中毒时,机组人员会全部出问题。之前作者在一次飞行时,吃完点心之后发生呕吐的现象导致无法驾驶飞机,好在吃饭时间有间隔,其它飞行人员把飞机才安全驾驶到目的地。

  再比如上厕所,当两名飞行员有一名上厕所时,另一名飞行员就必须要戴好氧气面罩,从而避免突发的意外。

  第二、有成熟方案就不要使用新方案。

  飞行员之间的对话,有两句话是最高频的,分别是“手册怎么说的?”“这个操作有依据吗?”,飞行员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熟悉规则,达到不加思索、熟练操作的地步,因为这些规则都是前人用生命换下来的,所以在空中不需要发明创造。

  第三、紧急情况下,治标比治本更重要

  书中举的例子,倒是和今天这部电影有点关系。大家都知道飞机上都一个氧气面罩,很多人和我一样,可能从来没有看到它脱落过。当飞机机仓释压的时候,氧气面罩会自动脱落,而氧气面罩能够提供的氧气只能供氧12分钟,如果这时候飞机飞行在10000米左右的高空,机长就必须在12分钟内将飞机降落到3000米左右的安全高度,这个降落速度简单算一下,大约是每秒9.7米,和自由落体的速度是差不多的。所以,当出现这个问题时,机长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降高度,与时间赛跑,先去治这个标,然后再去找到故障原因,治那个背后的本。

  第四、遇事不慌是可以刻意练习的。

  飞机员在进行学习时,需要长时间地使用模拟机进行训练,而在模拟机上主要时间并不是学习如何驾驶飞机,学员有80%的时间是在学习如何处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突发情况。而这些突发情况,可能飞行员在飞行的过程中一辈子都不会遇到。但是,长久的突发情况训练,却可以使飞行员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和危机处理能力。就像刘传健机长去年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日常训练中实习过的,他只是按照规范进行了操作。

  人的大脑都是分为两个系统的,其中系统1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人类有60%的行为都是由系统1决策的,它消耗的能量非常少。而系统2是需要刻意运用注意力,消耗大量能量进行决策的模式。

  人是可以通过经常性的“刻意练习”,把更多的原本用系统2进行决策的行为,转化为使用系统1进行决策,当这个转换完成的时候,就完成了能力的跃迁。

  飞行员在模拟机的刻意练习,实际就是提高使用度,将所有的突发情况的决策都转化为使用系统1进行决策的过程。这样,飞行员在遇到我们认为的突发情况时,所有的操作才能都是习惯性的操作。

  不知不觉又写了很多。最后小结一下,结束在这儿吧。

  我觉得航空业的这些经验,对于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也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小到生活中的一些小经验、小技巧的积累,大到工作中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如何用一套程序性地设计,对过程进行细致的管控,事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预判,不断提升我们的管理效率。我们一直是细节决策成败,也是此理。这也与互联网思维中的迭代思维非常相近。

  任何成功事情的发生,一定是因为人们做对了什么,这值得我们思考。

  看了今天这部电影之后,也许下次再遇到航班延误,我们都应该对航空公司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无谓的抱怨,毕竟,在这个行业,安全总是第一位的。

 

本文来源:http://www.mimi1314.com/guanhougan/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