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心得体会

举国哀悼凝聚力量党员心得体会

| 点击:

【www.mimi1314.com--党员心得体会】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本站小编为您整理了《举国哀悼凝聚力量党员心得体会》,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哀悼,是对逝者的深切缅怀。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国家的名义,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向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表达哀悼,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逝者安息,生者坚强”,举国哀悼,这是对英烈的深刻铭记、逝者的隆重祭奠,也是对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郑重宣示,更是对平安健康的美好向往。

  哀悼,是对生命的最高尊重。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最宝贵的。截至4月3日9时30分,国内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数为3327人。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枯萎凋零,举国哀痛。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是国家对生命呵护与关爱的表达方式,让我们读懂了生命的尊严,读出了国家对生命的尊重,更读出了“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所蕴含的坚不可摧、愈挫愈勇的力量。逝者安息,生者续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民族是从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哀悼,是为了凝聚信心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冠肺炎疫情也是一本难得的教科书,让我们进一步思考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有价值,什么样的生命才算有意义,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举国哀悼,我们不仅要用默哀的形式,送别灾难和悲伤,向英烈感恩,为逝者祈祷,更要把国家对生命的呵护与关爱,化作对国家的忠诚和爱恋,化作“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追梦动力。疫情的残酷磨灭不了我们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坚强意志,阻挡不了14亿追梦人心手相牵、勇毅前行的坚定脚步。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既是向逝者默哀,更是向英烈致敬,只有努力奔跑的生命、追梦不止的生命,才有价值、才有意义。

  哀悼,是为了明天再出发。时下,疫情防控形势虽然转好,但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特别是清明期间容易出现聚集性疫情,也容易带来交通事故、森林火灾等各种风险。让逝者安息,对生命负责,就要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要求,选择非实地祭扫、分时错峰祭扫等多种方式,安全祭祀、文明祭祀。这是确保清明期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终端见效的实际行动,也是参与举国哀悼的最好方式。只有筑牢“外防输入”的铁壁、“内防反弹”的铜墙,把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打到底、打到赢,才是对英烈和逝者最好的告慰,才是对生命和他人最好的呵护,才能在平安健康的阳光下,拥抱梦想,昂首前行。

  相沿两千五百余年的清明节,是一个追远慎终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清明节,我们不仅缅怀抗战英烈,还将致敬抗疫英雄。疫情阻不断人们的敬仰追思之情,全国多地掀起网上祭奠英烈的热潮,通过在线祭扫,缅怀英烈、弘扬英烈精神。

  “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一方面,我们要向各个时期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捍卫国家主权而献身的革命先驱致敬。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追忆71载峥嵘岁月,缅怀那些在各个历史时期为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边疆、为新中国建设和改革事业奋斗牺牲的先烈,他们的品质永远值得后辈纪念和传承。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向在战“疫”中牺牲的英雄们致敬。他们当中有的是直接参与一线救治工作的白衣战士,用生命呵护生命,以大爱诠释医者仁心;有的是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公安干警,以生命奔赴使命,守卫一方平安;还有的是用真情帮助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的社区工作者,用爱心与使命守护家园。疫情发生后,他们第一时间显示出直面疾病的巨大勇气,凝聚起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和力量,让我们看到对生命的至高珍重――不抛弃不放弃,让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得以发生。

  致敬和纪念英雄烈士,是为了永恒追念的牺牲,也是一堂现实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对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都要发扬他们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今年受疫情影响,清明祭奠烈士的方式客观上发生了变化,但连线一次烈属、代念一封家书;进入网站、点亮蜡烛、敲响警钟、献上鲜花;通过抗战英烈名录、英烈故事、英烈家书、抗疫英雄视频、抗疫诗歌等形式,重温英烈初心故事,了解不能忘却的历史,无疑更加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这些新形式让新时代的人们更好铭记先烈们坚定的信仰、高尚的人格、不屈的斗志、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将英烈精神和红色基因根植于肌体,厚植家国情怀,将尊重每一个生命,关爱他人,珍爱自己,作为爱与责任的教育,积蓄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致敬英烈,除了铭记历史,激发爱国热情,也告示我们带着对英烈的思念,用心过好这得来不易的安稳光景。可以看到,如今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回归正常轨道,街头再次涌动起人流,城市车道出现熟悉的拥堵,居家禁足的人们第一次外出透气,生煎、青团、奶茶等重新回到民众的餐桌……往日的烟火气逐渐浓厚。作为生者,我们应秉持对英烈的缅怀和敬畏,迎候生命的生生不息。这关乎对逝者的尊重,更关乎现在的生活,关乎所共处的社会的未来走向。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无数次经历过苦难。但每一次苦难,都使我们进步,我们的民族仍然生生不息,在灾难中磨砺出了坚强意志,而英雄烈士们异乎寻常的对苦难的耐受力和凝聚力,宣告一个五千年来压不倒、击不垮的民族,拥有怎样生生不息、万众一心的勇气和信念,让我们不断受到精神感召,从苦难中站起来,继续前行。

本文来源:http://www.mimi1314.com/xindetihui/3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