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

党课讲稿: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四篇

| 点击:

【www.mimi1314.com--党课讲稿】

 党的各级组织,通过党课定期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党性、党纪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党课讲稿: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四篇,欢迎品鉴!

党课讲稿: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篇1

同志们: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中,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旨在进一步激励全局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为谱写新时代……追赶新篇章砥砺奋进。首先,我代表局党委,向全局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借此机会,我想通过党课这种形式,跟大家交流一下自己学习的一些认识和思考。我讲的主题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建设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现代化灌区。

时间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伟大的书写者。99年前,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开放到全面小康,我们党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时刻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从危难中奋起、在曲折中前行,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嘉兴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人,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中国共产党激励与召唤着亿万人民生死与共、始终相随,让这个曾经四分五裂、一穷二白的国度,于危难中振作,在绝望中重生,用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向世人昭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近百年来是事实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选择,实践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历史的航程,总是凝聚着一段段奋斗的艰辛。今天,我们庆祝党的生日,就是要从党的光辉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行力量,牢记兴水为民初心,聚焦“三头水愿”目标,建设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现代化灌区,为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担当作为、贡献力量。

一、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抗旱灌溉、水库防汛、城乡供水、水源保护、“六稳”“六保”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认真思考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我体会,具体到我们**而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就是要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党性之问,牢记“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统筹抓好抗旱灌溉、水库防汛、水源保护、“六稳”“六保”工作,努力让灌区群众、城乡居民因水受益,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第一,要坚持农灌立局思想不动摇,当好灌区抗旱主力军。抗旱灌溉是灌区的主业主责,是立局之本,也是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主战场。抗旱灌溉与城市供水、水力发电是一个相辅相成、唇齿相依的共同体,从某种程度上说,抓节水灌溉就是保供水、保发电。今年的春灌,就是最有说服力的印证。所以,我们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看问题、抓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把灌溉看低了、看小了,切实把农灌立局的思想扎根到内心、落实到行动。要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统揽,一体抓好农民用水协会管理、灌区水利工程维修、末级渠系管理、失灌面积恢复、量水设施改造、水价水费管理等工作,灌溉工作宁可重抓,决不能抓漏,尽快把灌溉管理推向一个新水平。要继续推行“一线工作法”和灌溉精细化管理,主动到村组农户去听意见,到田间地头去补短板,切实做到情况掌握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感情融洽在一线,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好灌区群众关心和社会关注的涉水问题。

第二,要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为渭河防汛贡献**力量。XX河是渭河的主要支流,XX水库在渭河防汛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近期防汛减灾工作的最新批示精神,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大力践行“系统性治水、整体性治水、协同性治水”理念,自觉把水库防汛摆到“陕南防水、关中留水、陕北引水”的区域治水方略中去谋划、去摆布,为确保渭河防汛安澜贡献力量。要坚持“承担适度风险、管控雨洪资源”“送走多余的水、留住必要的水”“提前泄、精准调、及时拦” 等实践经验,用好用活指挥系统信息化、应急抢险队伍专业化、洪水资源空间利用均衡化“新三件”武器,加强联调联防联控,全力防范超标洪水、库坝安全、山洪灾害三大风险,坚决守住水灾害防御底线。

第三,要把安全稳定供水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力度不减抓好水源保护工作。加强水源保护,确保供水安全,是发展的生命线。我局承担着城市的供水任务,安全稳定供水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影响到受水城市的社会和谐稳定,直接影响到社会形象。加强水源保护,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侥幸大意,否则将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为此,我们必须牢记“水源保护是天大的事马虎不得”,进一步夯实库区巡查大队和水源安全管理站职责,加大危化品运输车辆检查力度,坚决防止和杜绝人为水污染,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上。

第四,做实做强涉水产业,扎实做好为“六稳”“六保”工作。做实做强涉水产业,关系到**的未来发展,关系到**人的吃饭问题。可以说,在稳就业、保民生方面,企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坚定不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加大支持帮扶力度,千方百计抓好水电施工、餐饮服务、水产品开发、物业管理等经营工作,坚决把企业这块阵地守好,确保一方平安、大局稳定。

二、牢牢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要求,推动全局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提升、全面过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八次在不同会议、在基层调研中对全面从严治党发表了重要讲话,认真思考这些重要论述,我理解,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牢牢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在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上下功夫,切实把全局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第一,持续加强政治建设。要始终把讲政治摆在首位,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教训,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做到“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提高支部“三会一课”质量,切实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贯穿于日常工作中、体现在实际成效上,推进形成的业务体系与现实的政治立场能力深度融合。

第二,持续加强思想建设。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自觉做到讲理想、讲信念,讲政治、讲党性,讲纪律、讲规矩。要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三会一课”、学习强国平台为载体抓好理论学习,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心走实,牢牢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努力做到工作行动同步、思想政治进步。

第三,持续加强组织建设。要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对标定位、晋级争星”活动,细化党员管理积分制工作,开展“党员管理示范渠段”“党员先锋模范岗”等创建活动,着力解决基层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要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严把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关口,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成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用好用活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注重无提拔研判,推行公开竞聘,加大交流轮岗,着力打造政治过硬、纪律严明、本领高强的干部队伍。要严把发展党员关口,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把党支部战斗堡垒建强,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

第四,持续加强纪律建设。要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尊崇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严格按程序、按规矩办事,坚持有纪必执、有违必查,特别是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到具体的人和事,带动各项纪律严起来,持续抓好“四个专项整治”,努力改出正能量、改出高效能、改出新局面。要加强干部党性教育、法治教育、道德教育,紧盯关键岗位、关键节点,经常性开展同志式谈话提醒,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第五,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领导干部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指出“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切实搞清楚: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哪些事能干哪些事不能干,着力构建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干净净的社会关系,涵养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要认真落实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和《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进一步压缩会议、精简文件,持之以恒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整治“四风”问题。要继续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公用车辆管理使用办法》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进一步推进作风建设长效化。

借此机会,我想用四句话跟大家共勉:坚定理想信念,珍爱热爱单位,尽责担当作为,传承文明家风。希望大家讲政治,不断强化政治意识,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希望大家讲责任,珍惜、热爱和善待单位,自觉把岗位当阵地守,把工作当事业干,认真负责地履行各自岗位职责,同心协力把我们的事办好;希望大家讲团结,把在一起工作当成一种缘分,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唱响合力干事的“好声音”;希望大家讲担当,困难面前不躲闪、责任面前不推卸的担当精神;希望大家讲文明,待人以诚,处世以德,做事以实,树立党员干部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希望大家传承好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以德传家、以学兴家、以俭持家、以廉守家,幸福安康。

三、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追求,建设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现代化灌区

两个多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来陕考察期间,对陕西作出“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重要指示,提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五项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建设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现代化灌区。

第一,要确立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以建设现代化灌区为目标,以农灌立局、供水强局、人才兴局为方略,坚持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统筹兼顾,实施城乡供水、农业灌溉、水力发电、综合经营四轮驱动,着力构建以城市供水为主干,以水力发电、农业灌溉为两翼,以综合经营为补充的多元化产业体系,促进水利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努力建设产业优、实力强、生态好、后劲足、形象美的现代化灌区。今年,要确保实现经济总量1.3亿元以上,城乡供水1.2亿立方米,农灌斗口用水1600万立方米,水力发电上网6000万度,综合经营产值5000万元。

第二,要找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灌区建设方面,扎实编制灌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力争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全省水利建设大盘子。要前瞻性做好XX复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工程扫尾,抓好……渡槽改造,抓紧已完工程项目验收,加力推动工程补短板。在城市供水方面,要不折不扣落实……延伸决策,积极跟进……水厂管线建设,大力支持……供水市场拓展,加快推进**城乡供水融合发展。在农业灌溉方面,要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升用水管理水平,切实让“全国灌区水效领跑者”的称号名至实归。在水力发电方面,要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抓好机组日常维护和安全运行,充分发挥电站“创新工作室”作用,推广引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管理运行水平。在综合经营方面,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管理机制创新,坚持“一企一策”管理思路,持续支持水电工程局资质升级、支持产业集团放活经营,持续增强局属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加强上游及红岩河生态保护,实施库区水保综合治理,协同推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坚定不移守好一库清水。

第三,要强化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一是要全方位推行绩效考核,建立薪酬分配与效益联动机制,切实让考核“指挥棒”更科学,激励“导向标”更鲜明。二是要坚持“政策支持基层、待遇倾斜一线”,树立正向激励的用人导向,建立人岗相适的人事调配管理办法,抓紧补齐基层人员紧缺短板,切实把一线阵地发展好。三是要持续加强职工业务技能培训,深化推进“师带徒”活动,加强电站系统、灌溉系统人才培养,支持引导青年职工尽快成长成才。四是要用单位的“紧日子”换职工的“好日子”,坚决压减办公、会议、车辆、接待等一般性支出,全力保障职工工资足额发放、各项政策性福利及时兑现,让每一名**人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出发。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抢抓“十四五”发展机遇,低调务实,埋头苦干,为建设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现代化灌区而团结奋斗!

党课讲稿: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篇2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一生总面临着成千上万的选择。当困难来临,有人会挺身而出,有人为了个人利益,却一味逃避。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省委书记夏宝龙在《浙江日报》上作出批示的《“老炮儿”书记》这篇文章。“老炮儿”书记陈宏伟并不老,正值壮年。他的“当官”履历只有一句话:2013年上任至今。说他像一部电影中的“老炮儿”,是因为他“规矩”不离口,骂人时有股糙劲儿,更是因为他办事老道,上任1个月,就把原本分成两派的社区班子,拧成了一股绳;4个月,竟攻下397座坟地的搬迁难题。

我们都知道农村人最忌讳的事情之一——迁祖坟,难度可想而知。陈宏伟说,这件事做成除了讲规矩,还靠的是社区干部团结、党员干部带头。在一次次上门走访动员过程中,“老炮儿”放下身段、收起脾气。别人指着鼻子骂,他陪着笑脸;别人胡搅蛮缠,他摆事实、讲道理;别人闭门谢客,他拉着一群亲戚、朋友,软磨硬泡。这才促成了任务如期完成。

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干部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他有脾气、肯吃苦、懂策略、会变通、敢挑战、勇担当。那么,何为担当?在词典里的注解是“接受并负起责任”,现实中,既代表着“在其位、谋其政”的尽责,也体现着“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执着,还召示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位党员干部身上是否真正能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

勇于担当,就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将理想信念比作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那就谈不上担当不担当的问题。

勇于担当,就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在其位,谋其政,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面对原则问题立场坚定;面对矛盾问题迎难而上;面对急难险重任务顶得上;面对各种歪风邪气敢于较真。

勇于担当,就要具备担当重任的能力。“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勇于担当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有着眼大局,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果水平跟不上,只会好心办坏事。很多不敢担当的背后,反映的是能力不足,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面对新情况,由于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习惯于以老思路、老套路来应对,盲干蛮干,结果虽然是做了工作,有时候还做得很辛苦,但事与愿违。要做到能够担当,就必须不断学习、多多实践,善于总结工作经验,正确的对待成绩和失误,不断的提升工作能力。

勇于担当,就要有担当的底气。当你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种勇气来源于清正廉洁。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己行得正、做得端,才有底气去做别人的工作。如果自身存在问题,就会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不敢去硬碰硬,不敢去较真。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做到一身正气、廉洁奉公。

老炮儿书记身上还有很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例如做群众工作就要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让群众理解我们办实事的心,用变化的可人成绩去回报群众的支持。有句话说人看人、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让群众干的活,党员要首先干,一块儿苦、一块儿干、群众服气,自然指哪打哪。每一位党员干部,心头装着老百姓,干事创业就有底气,就能像老炮儿书记那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带领群众谋发展。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面对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需要广大基层干部能想群众之所想,念群众之所念,把群众的心声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群众的期盼作为工作的落脚点。两脚沾泥、心怀民生,做一名勇于担当的好党员,共同建设和谐美丽好缙云。谢谢大家!

党课讲稿: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篇3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意味着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诸领域、各方面与全过程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鲜明表达,是不断丰富与发展着的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在新时代的理论集成创新。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首要的是全面深刻把握其内涵,并由知向行,促进其全面实践。

深刻认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要义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基础上,在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与思考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并依靠人民群众这一铜墙铁壁赢得了革命与建设事业的辉煌胜利。在开启与推进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邓小平同志指出,“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是全党想事情、做工作对不对好不好的基本尺度”。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面对我国发展中出现的诸如唯GDP主义、“见物不见人”等倾向,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并指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早在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2014年10月,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以人民为中心”。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也是把握一种思想理论的精神实质与内在逻辑的根本立足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鲜明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立场这一根本政治立场。作为系统的科学思想理论与实践方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内在统一、历史观与价值观的高度统一、治国理念与治党方略的有机统一。它作为历史观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重要命题;作为价值观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与价值取向,它基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与归宿,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点;作为方法论,强调了要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当中去,不仅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而且要让人民来检阅,让人民来评判,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监督。

全面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丰富内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目的、根本动力、根本方法、根本价值的深刻探索。这一重要思想不仅限于经济发展领域,也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党建、军队、外交等各个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部实践的中心内容、整体要求。

在经济建设方面,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既将人民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将发展作为契合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第一要务。通过创新发展,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激发亿万群众的创造活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更好更多的发展成果造福人民。通过协调发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等问题,筑牢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性的基础。通过绿色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通过开放发展,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夯实基础。通过共享发展,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在政治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在文化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为此,要聚焦文化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文化共创共享。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由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各种文化产品供给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在社会建设方面,必须以保障与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重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此,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密扎牢民生保障网。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要通过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

此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军队建设等多个方面。比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党的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军队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需正确处理几对关系

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要厘清几组重要的关系: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关系。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这个政治论断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间存在何种关系?从根本上来讲,以人民为中心既是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思想基础,也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方法。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科学定位社会主要矛盾,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党对人民立场的坚守,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没有这样一种立场,没有这样一种思想基础,当然就不会注意到人民这个维度、不会作出这样的正确判断。与此同时,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就是要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然人民提出了多方面的需要,既然我们各方面的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那么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要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步满足人民各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提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我们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即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同时提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正确把握好这几个“中心”的关系,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有助于全面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比较而言,以人民为中心是必须贯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部实践的核心思想,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与根本价值导向。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要是指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工作重点。而在现阶段的经济建设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跨越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重大关口,就要把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中心。可见,三个“中心”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重大区别,需要科学对待。

三是以人民为中心和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要辩证理解和处理好以人民为中心和党的领导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其中“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就其相互关系而言,以人民为中心和党的领导是一致的、统一的。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没有党强有力的领导,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就是一句空话。与此同时,党要想领导好一切工作,关键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不断奋进,才能使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坚如磐石、使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党课讲稿: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篇4

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是发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衡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性质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统筹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着力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更好满足人民需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要围绕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加快发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问题,努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改革,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改、马上改,对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人民福祉的紧要问题,科学统筹、优先解决,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要坚持以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目标促进稳定,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积极化解各种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事业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推进改革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要坚持让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拓宽渠道、丰富形式、创新实践、完善法治,确保人民依法享有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的民主权利,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聚焦群众关注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要坚持调动发挥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谋事决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激励人民用劳动和奋斗落实改革发展各项任务。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根本在于坚持共建共享,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必须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同时努力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完成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基本任务。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建设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把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要坚决完成脱贫攻坚硬任务。坚持把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落实资金、政策倾斜措施,严把贫困人口退出关,建立健全返贫和新生贫困人口监测和帮扶机制,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努力完成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大任务。坚持把维护公共卫生公共安全作为最基本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扎实做好中长期国家重大安全风险研究预判,特别是要深刻总结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经验教训,抓紧完善重大疫情、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等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水平,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

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必须把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健全制度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加强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设,紧盯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强化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法律、行政等各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抓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加快构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程序公平的保障体系,增强制度政策的耦合性协同力,为促进公平正义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的制度支撑。要以促进公平正义为重要取向深化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系和区域协调发展体系,加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制机制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依法惩治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有效配置,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弘扬正确公平观、正义感,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要通过教育、健康、收入、社会保障等政策倾斜,持续改善困难弱势群体发展条件,培育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创新群众维权机制,让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公平正义的阳光。

坚定共同富裕方向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发展道路,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是一个漫长历史过程,现阶段,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制度,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推动形成中等收入群体占主体、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的橄榄型分配格局,逐步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积小胜为大成,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前进。要加强初次分配调控,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处理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坚持多劳多得,加强企业工资集体谈判制度建设,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各种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更好实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创新要素的价值。要加强再分配调节,遵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改革创新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大力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重视发挥社会力量的第三次分配作用,有效防止贫富悬殊代际传递问题。要加强分配秩序整顿,将收入所得建立在合法和公平竞争、要素贡献基础之上,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勤劳致富、合法享有。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终要落脚到让人民得到实惠,关键靠各级领导干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自觉把为人民群众谋实事、解难事、办好事作为政绩本源,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工作之中。要坚持把讲政治作为追求政绩的首要标准,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高度统一起来,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内在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显功与潜功的关系,以“功成不必在我”和“建功必须有我”的境界,既善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好处的惠民之事,又甘施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的铺垫之力,防止不切实际、好高骛远,避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尺度,在让广大人民更多分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上用功,把让人民满意建立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业绩之上。要坚持把真抓实干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保障,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坚持实事求是,增强斗争精神,深入调查研究,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当作终身课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和作风勇担使命,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攻坚克难、艰苦奋斗,自觉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让政绩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本文来源:http://www.mimi1314.com/zhutijiaoyu/7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