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

名老中医个人总结(通用4篇)

| 点击:

【www.mimi1314.com--个人总结】

个人,或者称个体,一般指一个人或是一个群体中的特定的主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名老中医个人总结(通用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名老中医个人总结

根据国家卫生部《关于做好2013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卫计生发〔2013〕26号)和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印发《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文件要求,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实施好我县中医药管理服务项目。结合我县中医药发展现状,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积极开展了中医药工作,现将我县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如下:

一、中医药提升工程主要工作

(一)科室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1、县医院:设立中医科(门诊及住院),中医医师(含中西医结合专业)10人,中医药剂师3人,能完成中医诊治工作,年底门诊接诊6000余人,住院1100人;为进一步完善中医服务能力建设,新购置设备微波、中药熏蒸机、臭氧机、银质针、煎药机、牵引床、电针治疗仪、神灯等,2013年配备中医专业人员4人,派驻学习1人,中医科门诊患者建立个人电话跟踪随访,了解病情以及治疗情况;

2、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3年7月成立,科室建设及人员的配备有待完善,没有设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站,科室建立及人员的建设将在2014年完成;

3、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县辖11个乡(镇)卫生院,其中中心卫生院5所,一般乡(镇)卫生院6所,129个村卫生室,由于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人才队伍缺乏,严重制约我县中医药健康管理的发展,能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卫生机构不足三十家。为进一步完善中医从业人员,提高中医药人员队伍素质,解决农村“缺医”现象,根据贵州省卫生厅、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厅关于做好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发〔2013〕89号)文件精神,2013年遴选出中医药一技之长的人员3人。

(二)中药房建设

继续加强中药房建设工作,规范各项规章制度,把好药品质量关,提高中药调剂水平,设立并进一步规范了中药及成药库房,根据需求,不断扩大中药品种。县医院中药房人员配置基本完善,中药品规能满足中医药诊疗服务;各乡(镇)卫生院由于人才缺乏,设备简陋,中药房建设步伐缓慢,每家采购中药饮片达100余种,严重影响了中医服务能力建设。

(三)人员培训

1、全县加强医务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1期,总计383人次,基层卫生机构141家(含卫生室),培训工作纳入年度继续医学教育范围予以考核。

2、2013年,我县共派出多名中医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了中医药理论及临床技能。

二、五项具体指标计划完成情况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药房设置比例100%,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只配备中药饮片,中药比例较低;中药房建设较为完善的只有**镇中心卫生院和**镇卫生院,中医基本诊疗设备配备基本齐全。

2、提供中医药技术服务,部分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能运用中药饮片或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基层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3、基层中医药人员配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引进来,派出去”的方式充实中医药专业人才队伍,力争2015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技术人员比例达20%。

4、县医院已创立二级甲等医院,中医科室建设基本符合国家《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和《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设立中医病区、设置30张中医床位,人员配备13名。能有效的提供中医诊治及健康管理服务,并承担全县中医培训和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房达标建设,在2014年底力争完成4家乡(镇)卫生院重点科室达标建设。

三、中医药提升工程重点项目

1、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发展政策及动向: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关于中药饮片的政策规定要求,非药物诊疗技术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中医药诊疗服务项目的结算比例。

2、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及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室标准化建设,集中设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中药房等中医药综合服务功能区。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招募引进培养力度,开展基层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学历提升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

3、加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学习及中医药文化科普惠民知识的宣传:集中对《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中成药)处方集》的培训学习,有效的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推动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2013年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健康教育讲座与宣传栏的设立与内容的更新。

4、加强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健康指导和儿童中医调养健康管理工作,2013年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达21.68%,03岁儿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达19.28%。

5、强化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目标细化,将纳入村卫生室年终绩效考核。

四、存在问题

(一)中医药类人才匮乏、基础设施简陋,严重影响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地方财政薄弱,资金配备不到位。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积极通过”引进来、派出去”的方式充实我县中医药人才队伍,加大中医药人才的培训力度,提高我县中医药人才的综合业务素质。

(二)加强部门沟通,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第二篇: 名老中医个人总结

一、工作目标

1、医院品牌战略和医院改革

(1)建立综合实力更强的区域医疗中心;

(2)建设高水平的二级甲等医院,完成二级甲等医院复审,力争达到三级医院水平;

(3)适应疾病谱变化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重点发展导管介入、肿瘤内科等专业;

(4)创建品牌专科:儿科、妇科、消化科、口腔科、B超室、CT等创建品牌科室;

(5)探索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科学的现代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2、专业设置及其结构

(6)整合健全专业设置,成立导管介入室,将中医、理疗整合为中医康复科;

(7)适应科室发展和疾病谱变化,增设肿瘤科;

3、医疗技术

(8)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全面、常规、独立开展二级甲等医院必备诊疗项目,市级临床重点学科和发展学科独立开展三级甲等医院规定一般和重点诊疗项目;积极开展并独立掌握心内科导管介入、眼科白内障晶体置换、口腔种植治疗等技术;

(9)引进和开发尖端技术,力争每年引进和开展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项目2-3项,每年开展具有省内先进水平的技术项目不少于3项;

(10)大力开展微创技术在脊柱关节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等新兴项目,争创省内一流水平;

(11)加强专科建设,新增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2个,争取临床、医技科室中的儿科、妇科、消化科、口腔科、B超室、CT室成为市级重点专科或重点发展学科;

(12)加强对外合作,到“十三五”期末建立5个对外合作中心,每个科室聘请1名国内知名医学专家担任“首席医学顾问”;

(13)加强危重、疑难疾病的救治工作,重症监护病床达16张;

(14)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特色;

4、人才培养、人力资源配置(由侯院长负责修订)

(15)引进培养高端人才,临床医师队伍中硕士以上学历达20%,具有博士学历达5%;

(16)加强学科带头人建设,期末学科带头人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2%,人才后备队伍平均年龄≤35岁。在原有基础上,再造就区域内领军型人才3名;

(17)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率达100%,参培人员结业考试合格率达95%。卫技人员每年取得继续医学教育规定学分率达100%,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达100%。每年选派医、护骨干60名到省级以上医院进修培训,期内选拔20名以上高素质人才到省外进修;

5、临床教学

(18)每年完成临床课程教学200学时。每年接受医学院校临床实习生20-30名。接受一、二级医院进修生5-10名;

(19)加强临床教学基础建设,充实教研人员,做好教学工作,实行教研与临床相互促进提高;

(20)期内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5篇/年;

6、护理工作

(21)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完善护理管理体系,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人员综合素质;认真执行《护士条例》,坚持依法执业;

(22)建立护士绩效考评体系,科学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实施有效激励;重视护理人员配备,病区实际开放床护比≥1:0.4,ICU床护比达到1:2.5-3,手术室护士与手术间比≥3:1,母婴同室、新生儿室床护比≥1:0.6,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总数的比例≥95%;

(23)强化护理人员培训和培养,发展专科护理人才,有计划派出专科进修;建立专科护士培养基地,实施对本院及下级医院专科护理岗位如:重症监护、急诊急救、血液净化、肿瘤护理、手术室护理的规范化培训工作;加强“三基”训练,合格率达100%;提高护士学历层次,大专以上学历不低于95%;

(24)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内涵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25)积极推行“主护制”,强化医护协作,实行护理工作精细化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确保护理安全;

7、医院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26)进一步整合医院的所有计算机信息应用系统,建立大数据仓库,实现全院信息系统的一网化,包括内外网的有效、安全的融合。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全面实现信息共享;

(27)加强软件系统建设,完善电子病历系统,建立医院控费系统、供应室追溯系统、心电网络、体检软件系统、物资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医疗质量管理系统等,实现信息化管理;

(28)加强无线医疗网络服务系统。实现无线移动查房,方便临床医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29)完善住院病人和设备、器材的条码系统,进一步扩大医院条形码的使用范围,加强病人识别管理,确保病人安全;

(30)进一步加强医院办公自动化的建设,实现办公的无纸化、网络化。进一步加强医院网站的建设,向全社会提供系统信息化服务;

8、医疗设备购置

(31)进一步完善基础设备、急救设备的配备。有计划地逐年更新,确保设备齐全完好。期末医院设备固定资产总值达3亿元;

(32)增加专科设备和实验室设备的投入,保证市级重点专科实验室设备的配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充分满足临床诊疗及科研工作的需要;

(33)重点引进先进的大型设备,按照《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并根据相应的学科水平、人才队伍有计划地引进更新DSA、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医疗设备。引进的大型设备符合自动化和数字化要求,大型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检查全部实现网络化巡查和智能判断;

(34)健全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功能模块,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9、医院基础建设和平安医院建设

(35)以三甲级医院建设为标准,在南侧增盖一栋病房楼,扩大医院规模,开放床位达到800张以上,全院占地面积达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3万平方米,满足医院发展和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36) “十三五”期末,医院绿化面积达到卫生部规定标准;绿化面积占医院用地总面积≥35%,可绿化面积覆盖率达40%;

(37)医院内部医患纠纷、刑事案件、治安事件和安全隐患明显减少,医院治安防控能力明显增强;

(38)通过规范医疗行为,使医疗执业环境明显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39)完善医患纠纷调处机制,推进医疗纠纷规范化管理。

10、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及绩效管理

(40)全面开展成本核算和预算管理,加强医院内控管理,降低成本、增收节支,科学合理筹集、分配、使用资金,使医院管理由粗放式管理转为精细化管理;

(41) 建立出库物品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并实施合理的库存管理办法、领用物品管理制度、物资采购管理制度、月度成本对账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以及药品和耗材成本管理等一系列全成本管理具体制度;

(42)制定并逐步完善基本数字预算表、大型设备购置预算明细表、固定资产购置预算明细表、维修费用预算明细表、收入支出预算表及专项假话开支预算表,以上表格相互衔接,组成医院预算体系;

(43)以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手段,管理服务于医院的发展和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最终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

(44)制定水电成本控制管理办法,将水电成本纳入科室绩效考核体系;

(45)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技术含量高、风险系数大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以定岗定编为依据,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为核心的分配机制;

11、党风廉政建设及医德医风建设

(46)紧密结合医院中心工作,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持久地治理商业贿赂和医药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职责”,树立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

(47)完善医德医风考评方案和量化标准,将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定期考核直接挂钩。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完善医德医风档案;

(48)建立出院患者回访制度,开展一级回访,完善二级回访,试行三级回访,总回访率达到90%以上;

(49)建立完善满意度管理办法,开展院内院外满意度调查,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其中患者综合满意度达到95%以上;

12、职工利益

(50)建设文体娱乐中心,完善职工文化娱乐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51)落实国家政策,逐步落实职工保险;

(52)完善绩效考核方案,认真执行国家调资政策,逐年提高职工收入,提升职工幸福指数;

(53)每年组织职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为女职工购买4种特殊疾病保险;

13、主要数量、效率、质量指标

(54)门急诊量逐年递增15%以上,期末门急诊诊疗总人次≥60万人次;

(55)出院人次逐年递增10%以上,期末出院病人≥5.3万人次;

(56)手术量逐年递增10%以上,期末手术量≥1.1万人次;

(57)住院病人平均住院日≤11天;

(58)期末开放床位达到800张以上;床位使用率达标;

(59)业务收入每年递增15%,期末年业务收入≥4亿元;

(60)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体系,各项质量指标达到三级医院标准。

二、主要工作措施

1、以卫生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标准为指导,全面加强医院建设。确立社会主义的办院方向,注重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健全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科学管理,坚持依法执业,全面推行院长负责制,落实院、科二级管理体制,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提高运营绩效,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沧州地区一流二甲医院地位,强化区域医疗中心功能。

2、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政府的要求,坚持公立医院公益化,积极实施医院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进程。建立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实行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完善财会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适应医疗保险发展需要,提高医院在医疗高端市场中的竞争力。

3、以人才兴院为重点战略,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创造有利于个人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个人价值的体现。在全院牢固树立人才资源为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创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重用人才的良好氛围,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机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

4、以开发高端技术为目标,加强重点专科建设。要引进和开发国内、省内的先进技术,落实项目开发责任制,制定激励措施,组织项目攻关,为新技术项目上马创造必要条件。加大对外合作的力度,与国内外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实行横向联合。大力开展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创建工作,在人才、设备、床位上全力给予支持,加大奖励力度,发展省级重点专科,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

5、以加强质量管理为重点,确保病人安全。质量是医院的生命。在全院确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加强医疗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和完善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为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细化医疗核心制度的具体内容,加强核心制度的培训、教育和执行,用制度来保证医疗质量。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健全医院、科室、个人三级质控网络,及时查找和发现医疗质量缺陷,研究落实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提高整改效果。重视重点部门的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强化院内感染控制。加强督促、指导、检查、考核工作,规范医疗行为,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

6、以病人满意为目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完善服务设施,调整医疗布局,改进医疗流程,方便患者就医,最大程度解决看病繁、看病难的问题。美化就医环境,优化住院条件,改善病人就医体验。加强服务环节的链接,完善服务接口流程,实行无缝衔接。强化行风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医德规范教育,端正行业作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7、以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手段,积极实施医院精细化管理。加强医院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统计功能,加强工作状况和效果分析,为医院决策和政策调整提供有力依据。加强财务物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经济有效运行,合理组织经济收入,有效控制支出。认真开展全成本核算,积极实施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努力降低医疗成本。

8、以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为主体,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团结协作、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强化民主监督,实行科学决策,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一个团结一致、坚强有力的医院领导核心。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强化选拔任用、任期考核工作,认真做好管理干部的培训培养,提高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强化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懂业务、讲奉献、善管理的中层干部队伍。建立和完善科学管理模式,以目标管理为重点,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效能,使医院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第三篇: 名老中医个人总结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于人民群众,提高中医药诊疗水平,提高广大基层医疗技术人员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从中医药特色推荐技术中筛选出本县城病源性广、适宜性大、实用性强、操作简便,并结合我院中医特色,针灸推拿、肛肠疾病的治疗等为我院重点主持推广项目。

现将我院近几年来开展的对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业务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搞好管理协调,保障工作落实

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于2009年1月我院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加强了领导小组成员,由副院长李冬黎为领导小组组长,医务科、肛肠科、针灸科等各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医务科,由李冬黎带领几位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中医药业务指导及适宜技术的培训、推广工作等,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每月1次轮流到各乡镇进行中医药知识的宣传,并免费为老百姓诊治发药。

二、积极开展中医药指导培训及技术推广工作

(1)中医基层指导工作情况:

我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对乡镇卫生院及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培训时间为:2010年8月31日至210年9月4日。培训内容:中医理论基本知识、中医诊断基本知识、方剂基本知识、拔罐刮痧操作、中药煎服、中医处方书写规范、常见病症的主要诊断与治疗。

(2)2009年2月、2010年8月,2011年3月,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组织骨外、普外、妇产、针推、五官、内儿等临床科室到各乡镇为当地农民开展中医药卫生宣传、诊疗活动、发放宣传资料。

(3)下乡业务指导情况: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中医主治医师段虹到三河卫生院下乡一年,中医主治医师冯晓现到三塘乡下乡一年;

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中医主治医师梁永春到舞街卫生院下乡一年;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外二科医师唐永东到三塘卫生院下乡一年;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肛肠科医师段志伟到三塘卫生院下乡一年。三、不足及今后工作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走过场思想,对引进、推广卫生适宜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或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2、利用各种适宜的宣传方式与工具,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部分基层医生对中医药适宜技术掌握还不熟练,应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结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专家与上级医院也要加强技术指导。4、提高基层医生的使用意识,调动学习应用积极性,要加强对各乡镇卫生院的考核与指导,并与各开展适宜技术的乡镇医院紧密联系,做好相互间的协调工作和指导工作,发现问题共同协商解决。

5、将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和后续管理工作,并协助上级主管部门总结和摸索出一套效果明显、能结合基层实际情况的推广方式,建立卫生科技成果与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群众。

第四篇: 名老中医个人总结

一、“十二五”期间工作回顾

(一)基础设施更优化

医院于2010年4月开始新院区建设,扩建项目工程是国家标准化县级医院建设项目,也是我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其中住院楼部分是国家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之一。规划用地14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一期用地105亩,一期工程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新院区整体建设按照低层建筑、流程合理、运行低耗的原则,使用节能照明系统及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绿化率达39.5%,总投资2亿元。2014年被省住建厅批准为节能示范和绿色建筑项目。2013年底我院整体搬迁至新院区,目前医院总占地117亩(总院占地105亩,分院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总院约7万平方米,分院2万平方米),总资产43025万元,净资产15640万元。在职人员772人,职能、临床、医技科室共52个,编制床位499张,实际开放床位650张。建成后的新院区功能更适用,科室设置更完备,硬件条件更先进,是一所集医疗、教学、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花园式“二级甲等医院”。

(二)运营管理迈新步

1、不断完善运营管理。(1)严格控制药占比和耗材占比,降低次均费用,全面施行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控制各类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2014年全院药占比为36.89%,比上一年同期下降近5个百分点,2015年药占比在2014年基础上再下降近4个百分点。严格执行农合25种药品的用量控制。(2)完善绩效分配改革,合理调整医院收入结构,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薪酬制度,向岗位风险大、技术含量高、工作强度大的一线岗位倾斜,坚持绩效挂钩,绩效优先,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水电维修、物业保洁、洗涤中心均实行外包服务,减少医院人力成本支出,管理更专业、更规范。实行办公用品、耗材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4)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我院门急诊总诊疗人次由2010年22万人次增长至2015年32.5万人次,出院病人由2010年1.69万人次增长至2015年2.08万人次,手术由2010年5194台次增加至2015年6494台次,平均住院日2010年由10.1天降至2015年8.9天,业务收入由2010年1.16亿增加至2015年的2亿元。

2、完善信息系统。2014年医院对信息系统进行整体更换,新系统包括HIS、LIS、PACS等30多个软件模块,功能涵盖财务管理、电子病历、临床路径、诊疗规范、药品设备管理等内容。

3、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以 “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平安医院”建设和二甲医院复评审等活动为主线,以绩效工资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质护理服务和降低医疗费用等具体工作为抓手,开展各种形式的质量和安全教育活动,全面加强医疗护理质量检查和考核。

4、实行药品和耗材带量采购。2015年在省平台采购药品品规数801个,占在用药品品规数的96.86%,平台内采购金额6087.36万元,占总采购金额97.80%。2015年高值医用耗材平台内网上集中采购比例达85.51%,采购金额6087.36万元。全年药品、耗材占医院医疗收入比40.35%,相比2014年同期下降4.4%。

5、推进医联体和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2015年与6家乡镇卫生院成立医疗联合体,制定了医联体内双向转诊实施方案,开展预约诊疗和分级诊疗工作;将30个病种纳入单病种管理,制定农合实行单病种管理的规范并严格执行,全年共执行人数3769人次,按病种付费执行率30.2%。制定《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因受到信息化系统平台更新建设的影响,2015年我院共制定了51个病种的单病种临床路径,完成了部分病例的单病种临床路径工作,此项工作正在逐步开展当中。

6、强化效能建设。执行职能科室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各职能科室上报年度工作目标,由考核小组对各科室进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严格上下班和会议考勤制度,实时公布考勤结果并按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每日由三位职能科室负责人组成督查小组在门诊一线值班,对临床、门诊、医技科室的在岗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处理医疗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三)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显成效

1、五年来,医院分别加入南京市第一医院集团和芜湖市第二医院集团,是安徽省立医院区域医疗中心网络医院成员,安医二附院、皖医弋矾山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积极邀请安徽省立医院、南京一院、安医二附院等上级医院专家来院帮扶带教。2013年底整体搬迁完成后,进一步细化专科,新设康复医学科、新生儿科。为医院发展需要,2015年初分院(原急救中心)开诊,除常规开设有门诊科室外,还设立了综合内科、康复科和感染科3个病区,其中康复科在整体规模和运行模式上都有较大调整与提高,可开展较全面的康复诊疗服务,并被省残联批准为脑瘫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和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以疼痛科开设为支点,拓展无痛胃镜、无痛肠镜检查和无痛人流、无痛分娩、术后镇痛治疗,肿瘤科积极开展省级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创建,努力打造无痛医院。目前医院有省重点特色学科1个,市重点学科5个,市重点特色学科2个。

2、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人才培养模式,靠强联大,着力实施“人才强院”和“科技兴院”战略。

(1)五年来,医院专业人才结构渐趋合理,学历层次得到较大提高。截止2015年,医院有专业技术人员697人,占职工总人数的90%;拥有在职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25人,硕士研究生16人,安徽医科大学和皖南医学院兼职教授、副教授20人,市第五批拔尖人才1人,县第四批拔尖人才6人。卫技人员大专以上学历所占人员比例由2010年底的57.7%提高到目前的91.4%,硕士生由0.3%提高到2.3%,临床医师本科生比例达到81.2%。

(2)先后聘任了37位一线年青骨干加入临床管理队伍,使临床管理队伍趋向年轻化;开展部分管理岗位竞聘上岗,有23位护理专业人才和4位职能和医技青年骨干通过竞聘走上各自管理岗位。选派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行短期及长期的进修学习,先后送出医疗青年骨干48人次、护理31人次进修专科学习,派出510人次医护人员外出参加各类短期培训学习,培养了9个专科共17名专科护士。从政策上鼓励职工以参加自学函授、在职研究生学习等方式继续研修,先后有13名临床医师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并取得相应证书。

3、牢抓业务学习和临床教学工作。“十二五”以来,我院共承办省级和皖南片区业务学习活动4次,举办各类业务培训100余次,专题讲座35期,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570余人来院开展专题讲座、手术示教、学术交流、疑难病例讨论等,参加学习人员达42000人次,接收实习生进修生学习培训628人次。五年期间申报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项、市级继续医学教育23项,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00余人次。

4、开展科技创新,提高医疗科技水平。五年间,全院发表论文325篇,市、县科协评比优秀论文获一等奖4篇、二等奖16篇、三等奖12篇。开展“三新”项目36项,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县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四)服务举措多亮点

1、开展“微笑服务,温馨医院”、“提建议,给奖励,改善服务,争创一流”、“首问负责,践行真诚服务”、满意度调查等系列活动,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在院内招募志愿者,组建义工队伍,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

2、定期组织医疗队开展送医下乡、巡回医疗活动、妇科病普查、白内障复明工程、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和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综合防治项目、免费健康检测等惠民诊疗活动。五年来开展送医下乡义诊活动268次,地点遍及全县11个乡镇,共派出医务人员1271人次。白内障筛查复明工程共筛查了6794人次,查出患白内障1596人次,免费手术901人次。泾县定点医疗机构城乡医疗救助垫付782人次,共计70余万元;优抚医疗救助垫付159人次,共计106余万元;产妇分娩补助420人次,累计补助126000元。

3、分步实施了电子病历和护理病历系统、病案管理工作站、排队叫号系统及医疗质量控制系统,实行“一卡通”,开通无线网络,使医院就诊更加人性化、智能化,服务效率大幅提升。

(五)安全生产、综治维稳力度强

1、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的提高。完善了医院各项管理制度与规定,对重点工作岗位、主要工作流程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层次分明、职责清晰、功能到位”的各类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完善了各项医疗制度监督执行流程并形成了严格的奖惩机制,实施了一系列保证医疗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2、积极开展“平安医院”的创建工作。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加强特种设备的监管力度,签定责任人安全管理责任书。每月组织全院安全生产大检查,提前发现各类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到位。高度重视消防、电梯、防盗等安全工作,按照要求完善了基础配套设施,建立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培训专业的保安队伍及兼职消防员等管理组织。2015年与城关派出所联合成立了医院警务室,维护医院工作的正常秩序,近几年无刑事案件发生。

(六)文明建设结硕果

1、先后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佩党徽、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进三解三推动”、“弘扬沈浩精神,建设模范部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化城乡结对共建等活动,党建工作扎实开展、深入推进,效果显著。

2、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建设并不断完善“职工之家”,五年来开展和参加院内外各种特色活动共60余次,不断提高职工满意度,打造忠诚的医疗服务团队。

3、近年来,我院把依法治医和以德治医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新毕业生岗前培训、年青医生专题讲座及年青医生座谈会,开展年度“十优医生”和“十佳护士”评选,护理“季之星”、“静脉穿刺能手”的选拔,开展医德医风考评,建立并完善医德医风档案。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全院先后有270余人拒收红包和购物卡,收到感谢信和网络感谢的帖子共45件,锦旗99面;获省级个人奖励18人次,市级个人奖励31人次,县级个人奖励148人次。

4、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百姓放心患者满意标杆示范医院”,“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宣城市“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先进单位,综合性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考核优秀单位,全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被县文明办授予年度“县文明单位”;院工会连续三年被县总工会评为“先进基层工会”,2014年被县总工会授予“职工之家建设先进单位”;院妇委会2011年被授予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并连续多年获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妇委会;院团委连续被评为年度“五四红旗团委”;内科、外科、妇产科等科室分别被团县委评为年度“青年文明号集体”等各级荣誉。

(七)宣传工作塑形象

1、成立宣传科和宣传小组,制定完善工作方案,每周召开例会,商讨宣传工作重点和计划,重点做好医院整体形象正面宣传,医疗服务信息,传递社会正能量。

2、利用电视媒体、泾县医院报、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手机新闻、电子屏等媒介多方位、多角度做好医院宣传工作。

二、“十三五”工作规划

为深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原则,不断促进医院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开创医院工作新局面,实现医院平稳发展。

(一)发展目标

坚持“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现思路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使医院整体水平达到“三乙”标准,部分学科及专业有质的突破,达到“三甲”水平,成为皖南县级名院,全县人民医疗保健首选医院,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奋进。

(二)工作思路

1、实施人才战略,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先导,重点培养一批踏实、肯干、敢干、具有良好集体荣誉感和荣辱感,专业技能精湛的名医,逐步形成名医、名科带动全院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2、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品牌医院、品牌科室、品牌专家、品牌服务,按照医院综合优势明显,科室专业设置规范,人才结构层次合理的思路,紧紧围绕“服务病人至上,医院发展至上,职工利益至上”的发展理念,鼓励科室开展新项目、新技术。根据市场需要结合医院发展的方向,重点扶持发展较快的专业及科室,打造一批优势学科,使之成为医院的品牌科室。

3、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应医改新形式下的新型分配模式及运行机制,医院业务合理增长,职工待遇逐年改善,医院综合服务水平、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努力将我院打造成病人满意、政府放心、职工安心的和谐医院。

(三)具体举措:

1、管理工作

(1)强化运营管理,严格控制药占比和耗材占比,降低次均费用,加强医院成本控制,逐步实行精细化财务预算管理。

(2)完善绩效分配方案,使绩效分配进一步趋于合理、公平、公正,促进医院更好更快地发展。

(3)加强全院质量管理,重点加强一线科室质量控制和环节质量监管。

(4)加强中层干部管理能力的培训,提升管理水平;邀请讲师到院或参加网络授课管理知识次数每年不少于2次;选送部分中层干部外出参加管理知识培训;开展临床科主任年度目标任务责任制管理,规范科主任管理工作。

2、医疗业务工作

(1)服务数量目标:到2020年,年门诊量达40万人次,出院人数2.2万人次,手术例数7000例。

(2)服务质量和技术指标:所有质量指标和技术指标争取达到三乙医院标准。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病理诊断准确率≥95%;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临床主要诊断与病理符合率≥60%;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1.5%;医院感染率≤8%,漏报率为0;平均住院日≤8天;甲级病历率>90%,无丙级病历;开展成分输血率≥85%等。

(3)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五年的人才发展规划,争取临床医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和护理大专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逐年提高,硕士研究生学历达5%,医技本科及以上学历达90%。创造条件逐步推广临床药师专科化,做到正确指导患者合理、安全、有效用药。加强学科带头人、高层次人才的“名医”队伍建设,力争培养5—8名能代表本市学科优势的高层次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4)学科建设

①每年学科建设投入保持增长,争取新创建省级重点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2个,获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县级科技进步奖6-8项。引进和开展三新项目60项以上,保持现有省级、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全市先进水平。

②加强现有各学科的内涵建设,鼓励职工学习新技术,开展新项目,提升科室专业诊疗技能。根据就诊需求和实际情况开设特色专科,分批分期更新高新医疗设备,进一步提高医技科室诊断水平,满足临床诊疗要求。

(5)医教工作

加强医疗教学工作,加强青年医生的培养。举办院内学术讲座活动每年不少于10次,举办市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每年不少于5次,根据业务发展需求选派骨干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国家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每年不少于5篇,省级杂志发表论文每年不少于10篇,学术交流论文每年不少于15篇。做好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医院的教学工作,安排好实习进修。

(6)提升护理水平

①加速护理人才培养,抓好护理人员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完善学分制管理。选派护士长和专科护理人员外出学习进修。每年举办2次市级护理继续教育。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提高临床护理核心工作能力,五年内全院专科护士达到5%。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在护理科研及学术上成为各专科学科带头人。

②加强护士长管理能力的培养, 每年年初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加强技巧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重大护理缺陷年发生次数≤0.5。

③开展优质护理评比工作,充分发挥临床护理人才的优势,提升护理队伍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特色服务,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开展多种形式的病友会,进一步推行护理门诊。继续完善各病区电话回访、家庭访视制度。落实品管圈活动在全院的开展。规范护理人员轮转制度,低年资的护师在科内轮转,高年资护师在ICU轮转,达到全科护士的目标。

④拓展护理服务模式,发展社区护理。建立医院与社区之间的护理业务协作关系,发挥医院的护理专业技术力量,对社区进行经常性的业务指导。开展社区护理继续教育。

(7)完善院感工作,加强对感染科、ICU、血液透析室、产房、手术室、麻醉科等重点科室的监测和监管力度,同时加强对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8)加强单病种临床路径诊疗工作的开展。 2016年实施病种数不少于80种;到2017年底,力争实现70%的出院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争取到2020年完成100个以上病种的单病种临床路径工作。

(9)在全县卫生系统行评中保持前列。巩固“市、县级文明单位”称号,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争取患者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

3、医疗服务工作

(1)拓展医疗服务部工作内涵,完善慢性病病人和出院病人电话回访工作及软件资料。

(2)深入开展送医下乡、巡回医疗和卫生下乡活动,落实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帮助乡镇卫生院培训医务人员,提供技术扶持,促进双向转诊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继续落实开展白内障复明工程、医疗保障等社会公益任务。

(3)积极开展医疗服务咨询,进一步规范体检保健工作,加大开发健康体检市场力度,树立良好形象,打造品牌。

(4)规范管理、规范操作,继续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工作。

(5)持续抓窗口“微笑服务”、“首问、首诊负责制”等活动的落实,努力构筑和谐医患关系,提升服务水平。

4、行政后勤工作

(1)认真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年度目标工作任务,完成各项公益性服务工作。

(2)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三五”规划,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医改政策,加强全院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水平,为全县百姓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3)重点抓好医疗安全的同时,全面抓好药品、设备、消防、车辆和财物等安全工作。开展安全督导检查,确保医院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4)认真做好各项创建工作。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文明创建工作,抓好职工普法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5)积极实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做好计划生育各项工作。

(6)积极开展院务公开工作,通过宣传栏、网站、微信平台等多种载体开展院务公开。

(8)完善OA系统、电子病历系统、临床路径系统、PACS功能、报表查询系统、银医通系统等。

5、党建工作和效能、行风建设

(1)加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力度。立根铸魂,强化党的意识,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2)巩固效能和行风建设成果。完善医德医风检查制度和完善职工个人医德医风档案登记制度。

(3)完善综合满意度测评,创新方式征询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4)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执行药品、设备、耗材、基建材料的招标采购纪律,不断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

6、宣传工作

坚定正确的宣传方向,充分利用《泾县医院报》、“泾县医院网”、微信平台、手机报的宣传作用,及时准确地报道院内发生的各类新闻要事。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塑造医院良好形象,增强医院影响力。

7、 医院文化建设

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精神风貌健康向上,医德医风高尚优良,广大职工爱岗敬业,文化氛围浓厚高雅的社会主义医学阵地,争取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1)培育医院精神,引导价值取向。加强院训和医院精神的宣传、领会其实质,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培养和激励职工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2)创立文化基地,陶冶职工情操。在“职工之家”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增强职工的创造力、凝聚力。

8、基础设施建设

(1)完成医院南广场及各项基础设施。

(2)在新院区建设条件完善、符合标准的感染病房楼,积极承担传染病防控任务,完善防控工作机制。

本文来源:http://www.mimi1314.com/gongzuozongjie/6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