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心得体会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党员心得体会

| 点击:

【www.mimi1314.com--党员心得体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期间,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网小编为您整理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党员心得体会》,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党员心得体会1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发出的总攻号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深刻分析了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对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以及巩固脱贫成果做出决策部署。

  扶贫脱贫,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重当前“想脱贫”“能脱贫”,又重长远“不返贫”,为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制度自信坚定必胜信心

  ——有党的坚强领导。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动员体制,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统一部署、统筹协调、组织群众、动员群众、攻坚克难方面显现出无与伦比的优势。在1998年抗洪抢险、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以及今天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民战争中,我国将中国力量形象、直观、无可辩驳地展现在全世界面前。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决胜全面小康、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虽然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来了挑战,但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中华儿女必将“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有过硬的扶贫队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员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瞩目成就。“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这些扶贫成效的取得,得益于在党的领导下有一支“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各级党员干部坚决执行“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的“六个精准”扶贫政策,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扶志扶智扶技相结合,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项目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多种模式并举帮助群众走出贫困,密切了干群关系,巩固了党执政的基层基础。同时,积累了大量的精准扶贫的经验,提高了素质、增强了本领,为进一步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干部队伍基础。

  ——有同心同德的凝聚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奠定和造就了我们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底气。70多年来,在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一个个建设和发展目标、愿景的生动实践夯实了全国各族人民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使亿万人民高度信赖、依赖并自觉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度服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民战争中,党中央一声令下,14亿人民积极配合、自觉服从、居家隔离,而且展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强大的凝聚力、团结力、向心力令世界惊叹!人心齐,泰山移。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的亿万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强大的凝聚力、团结力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思想基础。

  以精准实干完成脱贫任务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详细的部署和安排。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级党员干部只有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才能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才能做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脱贫成效。

  ——精准落实责任。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带领“五级书记”一起抓的“一把手工程”,是极其重大的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坚决落实“两个维护”;要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干得是民生,体现的是大局,反映的是党性;要充分认识把握并高度重视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挑战,要进一步牢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意识和理念;要继续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的任务目标,对标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全面梳理今年的脱贫任务,扎实推进各项脱贫任务的完成;要更加严格的落实扶贫工作的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包村责任、包户责任,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

  ——精准落实举措。要瞄准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精准落实扶贫举措。对于未摘帽的52个贫困县、1113个贫困村建档立卡未脱贫贫困人口,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继续严格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和脱贫攻坚方案;针对疫情对脱贫攻坚在产业扶贫、扶贫项目复工、贫困人员外出务工、扶贫产品销售以及扶贫帮扶工作方面的影响,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分区分级精准疫情防控的要求分类落实措施;加强对脱贫群众的动态监测和风险排查,特别是对受疫情影响可能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存在脱贫困难的贫困人口进行重点监测和排查,分类施策并精准到人、精准化解决特殊贫困群体问题。

  ——精准整治问题。继续坚持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强化和激发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增强内生动力,激发他们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对已脱贫但易返贫人员开展全面排查。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脱贫标准, 一户一户对账销号,针对存在的问题一项一项整改清零;采取督察、巡查、问责等各种考核督办手段,及时发现和查处“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等问题;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决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坚决查处扶贫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以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以持续发力巩固脱贫成效

  ——多措并举巩固成果。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拓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提升带贫能力,利用公益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注重长期培育和支持种养业发展,继续坚持扶贫小额信贷,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确保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要求,突出质量导向、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巩固脱贫成果,确保扶贫成效让人民满意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政策延续巩固成果。一方面,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严格保持和扎实落实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另一方面,要针对脱贫攻坚后“不稳定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精准对策。此外,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相关扶贫政策,并逐步把重点放在脱贫攻坚后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上来。  ——长效机制巩固成果。要把脱贫攻坚中形成好的经验、做法制度化,使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要建立常态化的扶贫工作考核、督查机制,切实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要把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要加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顶层设计并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要在总结脱贫攻坚工作方法、途径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全方位、多层次、可持续的政策支撑、资源支撑、制度支撑,逐步形成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各种资源同向发力、优势互补、及时跟进、多维支持的长效工作机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共同富裕协调发展,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更加注重高质量的发展和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奠定可持续的基础。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党员心得体会2

 

   稳就业,要辩证看待危与机,善于抓住危中之机;在关注短期总量的同时,还应理顺就业结构

  千方百计、多管齐下,用好人口素质提升所孕育的新一轮人才红利,就业不仅稳得住,也必将推动经济蓬勃发展

  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这段时间,各地各部门落实“政策包”,打出“组合拳”,保存量、拓增量、畅供需多措并举,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

  就业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千家万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疫情对就业形势的影响,对稳就业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指出,“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出现大规模裁员”。稳就业既是稳经济、稳预期,也是稳民生、稳信心。应当看到,疫情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限,使稳就业压力进一步凸显;同时也要看到,疫情引发的经济冲击是短期的和局部的,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稳定就业的基础条件也没有改变。可以说,很多就业岗位只是暂时受疫情影响,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岗位也将逐步释放。

  企业是就业的基础,企业稳则就业稳。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截至3月28日,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为98.6%,人员平均复岗率为89.9%;开工步伐明显加快,带动劳动力需求陆续恢复,就业形势也随之逐步改善。当前,境外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我们要谨防全球需求下滑,对出口型中小微企业造成冲击。中小微企业贡献了我国80%以上的就业岗位,但抗风险能力较弱,为了应对疫情冲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渡难关。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还需随时调整工具箱,加大政策对冲力度,力争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稳就业,要辩证看待危与机,善于抓住危中之机。疫情期间,新经济成为亮点,绝大多数在线企业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拓展了发展空间。尤其是互联网经济、云服务中新业态的发展,保证了中国经济社会在疫情中的有效运转。化危为机、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包括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出台更多支持性政策,鼓励新经济加快发展,就能培育经济和就业新增长点,为劳动者创造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与此同时,从疫情防控实践出发,应允许企业对工作制度进行探索调整,根据其自身经营状况灵活决定用工政策,让灵活就业形式更加多样化,吸引更多劳动者加入其中。

  稳就业,在关注短期总量的同时,还应理顺就业结构。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较大变化。在供给端,2013年劳动力人口总量到达顶点,劳动供给出现拐点;在需求端,现代化的生产体系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替代劳动力方面影响深远。受疫情影响,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用工需求等都在发生变化,健康消费成为新热点,线下场景加速线上化,非接触型经济快速发展。这些,意味着对劳动者岗位技能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加大在职培训和技能培训力度,加快调整劳动者队伍技能结构,进一步提升技能素养。从长远看,还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就业优先政策,使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在数量、结构和质量上更好匹配。

  截至去年末,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约9亿,就业人员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有1.7亿。盘子大、压力大,但机遇更大。千方百计、多管齐下,用好人口素质提升所孕育的新一轮人才红利,就业不仅稳得住,也必将推动经济蓬勃发展。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党员心得体会3

 

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会强调,要发起总攻、决战决胜,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期间,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时光如梭,五载奋斗。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宣布,剩余29个贫困县(区)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全市56个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这一决定性成就的取得,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是全市上下尽锐出战、扎扎实实干出来的,凝聚了三秦儿女的智慧和心血。

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全市上下决不能停顿、决不能大意、决不能放松!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今年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挑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昂扬斗志、饱满热情、旺盛干劲,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抓紧抓实。

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从当前情况来看,一些地方外出务工受阻、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困难、扶贫项目开工不足……疫情,不可避免会对减贫进程产生影响。但我们还要看到,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我省与全国同步已呈现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只要我们坚定必胜信念,巩固和拓展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牢牢把握优势、危中寻机,就一定能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创造更好条件。各级各部门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过硬措施,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努力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要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不误农时抓好春耕生产,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要全面推进扶贫项目开工复工,支持带贫企业恢复生产,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要密切跟踪受疫情影响的贫困人口情况,及时做好帮扶工作,确保他们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能不能兑现承诺,既是对我们干事能力和工作作风的现实考验,更是对政治站位和政治纪律的重要检验。当前,全市上下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以责任担当之勇、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要围绕剩余贫困人口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巩固成果,持续壮大扶贫产业,增强革命老区自我发展能力,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集中开展“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确保脱贫任务清零、整改任务清零、漏点短板清零。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当前,最大的问题是防止松劲懈怠、精力转移。随着越来越多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一些地方出现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的现象。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真正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广大基层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以实际行动向党中央和全市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党员心得体会4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进入收官阶段,我们不仅要啃下剩余的“硬骨头”,更要不断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今年我省将在深入开展“三比一提升”行动基础上,集中开展“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这是集中有限时间查漏补缺、改进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巩固脱贫成效的有力抓手。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在陕西,自党中央发出脱贫攻坚战总号令以来,我省始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目标标准,贯彻精准方略,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新胜利。目前我省已经实现了所有贫困县(区)脱贫摘帽,但摘帽之后我们还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一些顽固的堡垒还需下大力气去攻克,一些薄弱环节仍要下功夫去夯实,脱贫成果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加之今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更要紧盯疫情带来的影响,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抓铁有痕,扎实“三排查”,确保“三清零”,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扎实“三排查”,确保“三清零”,要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也是我们要始终坚持的工作方法。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我们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贯彻中央要求、抓好政策落实。实事是基础,就是要了解实际、掌握实情;求是是关键,就是要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在实践中顺应规律,进而掌握工作的主动权。经过前期扎实工作,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逐渐掌握了推进脱贫攻坚有序开展的规律。在“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中,要进一步结合脱贫攻坚收官阶段的特征,把握规律,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吃透中央政策,严把工作要求,实事求是做好工作。

扎实“三排查”,确保“三清零”,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就是针对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奔着问题去、扭住问题改,把真正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目标。

做好“三排查三清零”,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要有正视问题的勇气,更要有解决问题的魄力。在排查政策落实中,就要全面对标中央脱贫攻坚政策,仔细梳理剩余贫困人口精准帮扶、“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具备条件建制村通客车、贫困人口养老保险全覆盖等任务是否落实到位,从而确保脱贫任务清零;在排查问题上,就要认真梳理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成效考核和九三学社民主监督等反馈问题,认真建立台账、对账销号,确保整改任务清零;在排查长效机制上,就要突出监测预警、扶贫带贫、资产管理、基础设施管护、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的制度机制,建章立制、强化执行,确保漏点短板清零。

扎实“三排查”,确保“三清零”,要坚持抓铁有痕。扎实“三排查”,确保“三清零”,更要注重行动力和执行效果,不务虚功、狠抓落实。马克思有句名言:“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做到真抓实干,考察的正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实干精神。扎实“三排查”,确保“三清零”,检验我们是否能通过排查各类问题,真正解决剩余的18.34万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考察我们是否能够抓住关键领域关键问题,真正确保制度机制的长效化科学性。脱贫攻坚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保持各项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需要我们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从严从实,方可取得实效。

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我们肩上的任务更加繁重,工作要求也更高。但只要我们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锐气,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扎实“三排查”,确保“三清零”,就一定能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本文来源:http://www.mimi1314.com/xindetihui/8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