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赏析

决胜脱贫攻坚典型事迹总结追寻脱贫路上的实干脚印——“千名记者一线行”采访团隆林采访侧记

| 点击:

【www.mimi1314.com--经典赏析】

连日来,“千名记者一线行”第二批第一组采访团记者深入隆林各族自治县基层一线,奔走于田…本站小编为您整理了《决胜脱贫攻坚典型事迹总结追寻脱贫路上的实干脚印——“千名记者一线行”采访团隆林采访侧记》,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连日来,“千名记者一线行”第二批第一组采访团记者深入隆林各族自治县基层一线,奔走于田间地头,锤炼践行“四力”,追寻脱贫路上的实干脚印。

6月20日,记者乘车从县城出发,历经1个多小时到达新州镇民德村。“你们这儿的水泥路修得好,路上没有颠簸的感觉。”民德村驻村工作队员杨川迎上来握手,xx广播电视台记者陈婧悦一边夸赞,一边提出要到油茶产业园看看。

杨川带着陈婧悦来到一座山脚下,迎坡而上,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油茶林。这片油茶林种了30多年,以前农户采取“人种天养”的管理模式,有些油茶树5-6年才产果,经济效益微乎其微,导致大片的油茶林被丢荒。

“多亏了杨书记,帮助我们把路修到了产业园,还指导我们科学管护油茶。”贫困户农定朝介绍,2015年,他家的8亩油茶林产油2.5公斤,2019年增至60公斤,产油量翻了24倍。

农定朝告诉记者,他们称呼的“杨书记”叫杨川,是自治区林业厅选派驻民德村的科技特派员,于2018年-2019年担任该村第一书记,村民都叫习惯了。在该村的网络聊天群里,陈婧悦看到了100多条那时村民挽留杨川留任的记录。为继续帮助村民巩固脱贫成果,民德村有了新任第一书记后,杨川选择留下来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帮助村民巩固脱贫成果。

油茶技术进村入户,产业路也越修越长,目前,民德村的产业路已超过20公里,种植油茶达1300亩。“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真心帮扶,利用智慧帮助村民的油茶‘老树’发新芽,令人肃然起敬。”陈婧悦表示。

6月21日,在隆林各族自治县猪场乡烂木干村,分布山间的蓝靛窖引起了右江日报记者周福宁极大的爱好。“以前,我们要自己挖土坑,再铺上塑料薄膜 挑水来制作蓝靛膏,一年最多能卖二三千元。”苗族村民杨七奶告诉他,此刻用上了宽约1.5米 深约2米的水泥窖,一个窖一年可以卖出1.2万元的蓝靛膏。

这些窖是谁做的,水怎么引上山?周福宁了解到,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把山泉水引进山村后,党员致富带头人带领村民自建了86个蓝靛窖。“去年,村民杨成荣靠卖蓝靛膏收入8万元!”周福宁快乐地将自己采访到的这一信息与同行记者分享。

“‘烂木干’的发展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周福宁感叹,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紧紧依靠广大党员和群众,理清了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党员干部通过线上营销,让苗寨土货走出大山,去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4万余元,比2017年增长了6倍,真的了不起!”

本文来源:http://www.mimi1314.com/jingdianshangxi/25464/